2016年3月15日

當學生報告不如教師預期,該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高三下學期,學生自行分成七組,自行選擇任一課課文對全班上課。今天是第一組上台教莊子<庖丁解牛>的第四堂課,也是最後一堂課。

最難教的不是知識,而是態度與價值觀

「簡報怎麼會有這麼多的錯字。」

「你怎麼連自己簡報中的典故都無法解釋。」

「到底『庖丁刀牛』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請用一個完整的例子貫串庖丁解牛的三個過程。」

「竟然對著台下提問的同學說『為什麼要為難我?』」

第一組的學生三、四人站在台前,問題就像纏繞著的毛線球愈扯愈凌亂回答全失了章法,撐不到三十分鐘就嘻皮笑臉地說:「仙女,剩二十分鐘給你講吧!」換我楞在當場,這就是上台的態度?


這樣的課堂,一旦形成「破窗效應,木已成舟,後面各組有樣學樣,學生授課將流於形式,只是浪費彼此生命,班級文化難再建立,就無需指望下一組的報告會有多好。

確實的備課是「合理的期待」

學生們從高度配合台上同學,到漸漸地對台上失去信心,有一搭沒一搭地回應台上,乾脆自己組內低頭討論。鮮少上課注意時間的學生們,不到兩分鐘就回頭看看牆上的時鐘,回頭的頻率愈來愈高,表情愈來愈無奈,教室的空氣隨時都像會凍結。


向來很會抱怨上課無聊的學生們一站上台變成了自己最不想成為的那種老師,全班的時間因老師的不夠認真而空轉。

要解決事情,先解決心情

「最傷我的,我想是仙女。在大家面前用力斥責我們,沒有臺階可以下,自尊心也不允許我逃避,被否定的我想了徹夜的解釋方法……。到了星期二,仙女重新講了堂<庖丁解牛>,隨著講解,我又想哭了,但這次卻是種全然不同的感覺,似乎一切都有了回報,雖然愛面子假裝無所謂,但生仙女的氣的想法,早已蕩然無存,原來我想要的,至始至終都只是被肯定罷了。」

與學生的有效溝通,並非以威權和指揮就能夠收得實效,不能只期待學生好表現,老師平常的身教很重要。

班級經營就是帶學生的心

子瀚的課後回饋是︰「仙女,我覺得你剛剛那樣真的不太好,我知道你想要他們用一個例子來貫穿全文,但應該先等他們講完,再提出自己的論點,畢竟他們也是第一組上課的嘛!」


老師讓學生尊敬是因為勇於面對問題的態度,不是因為老師的職稱「聞過則喜」與其把學生變成我們想要的模樣,不如設法激發出他們有的!

開誠布公面對問題則化解危機

接下來要報告的組別皆已提早準備,也與我討論課程的進行,化責備的危機為當責的轉機有三大動力 

一、對事不對人,不做人身攻擊。

二、明確讓學生知道哪裡可以做得更好。

三、教師虛心回應學生指正,不以權威自居。

班級經營上,事有原則就得堅持人有情緒就得柔軟。難就難在「用心」要能被學生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