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4日

三步驟讓學生逐步練習培養自己的觀點

年年都是史上最大災難片

開學第一天,同一個班級連續兩堂課兩堂國文課學生午覺睡到自然醒,猜完帥哥美女拳,精神不見振奮。


講了新學期的教學進度,讓學生們討論什麼樣的人足以死刑定讞,學生普遍疲累懶得回應,連舉手表決都懶。「沒舉手的站起來」,幾個學生開始舉手回應,坐了下來,其他人只好站著看著我板著臉說「你以為上課只有老師在上,你坐在台下看,班級氣氛不好大家都有責任」。

你不喜歡這個老師那你就乖乖地撐完這學期,等著高二換老師,納生此時舉手:「如果高二老師還是你呢?」我回答「這就是你的命。」這種時候還敢舉手的學生我打從心裡佩服。

故事轉換學習氣氛

上週六我去上了一堂課,這堂課讓我最近的人生跌到了谷底。

四人上台報告,我的好朋友Eva恰好是這四人其中之一。投票時,每人可投三票,閉眼投票,旁邊還坐著一群睜眼看著我們投票的學長姐。

第一票,我猶豫要不要舉手,我舉了手;第二票,我再度猶豫要不要舉手,我舉了手;投第三票,我更是猶豫要不要舉手,我舉了手;唯獨,沒有投給Eva,她在第四組。面對睜眼的學長姐,面對我在連鎖企業擔任行銷長的好朋友,我的猶豫,我的掙扎,我的決定。

我在她的失誤中看到了自己最有可能的缺失,失去的那一票是我的失落。當天我沒安慰她,當天張學友演唱會安慰了我。隔天我們討論這件事

觀點成就個人



我:「你認為怎麼樣是罪大惡極?」


這學期希望能加強學生長文寫作的能力,「覺得第一組寫得好的舉手」,「覺得第二組寫得好的舉手」,有了剛才的經驗學生都舉手了第一組寫得雖少,言簡意賅略勝第二組一籌,然而,字數過少,缺乏事例仍需注意。第三組勝第二組在於提出觀點「不知悔改」,以「鄭捷、小燈泡案」為例,更勝出第四、五組,最後輪到第六組的答案,除了第六組六票全留在第六組之外,其他的票數仍然都在第三組

我:「說說看你們覺得自己比第三組寫得好的地方在哪?」

小宏:「我們很用心討論啊!」

我:「說說看你們之所以投自己的原因是什麼?」

一片靜默,三十秒、一分鐘、兩分鐘。無聲無息。

小宏:「我們討論一下。」

我:「剛才是各自舉手,問各自的觀點,無須討論。」

我講了我和Eva假日的低潮,投票與友情的幾度拉扯與糾結,奇妙的是班上氣氛轉變了。故事像炒菜前預熱油鍋,討論讓香氣四溢,課堂出好菜,師生盡歡。


有觀點有立場

教到<諫太宗十思疏>問學生「明君唐太宗和賢臣魏徵,哪一個更為難能可貴?」大部分的學生寫都很可貴。有一年學測列舉「玫瑰,我只有在春天開花」與「日日春,我開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請學生闡釋兩種花代表的處世態度,以及選擇一個你欣賞的說明理由,學生大部分寫都很欣賞。這種博愛精神不是出題者的本意。


小時候爸媽總愛問:「你愛爸爸還是媽媽?」父母只是想知道你的想法。你說:「我愛媽媽,因為媽媽都會常常陪我跟我聊天。」那麼,爸爸可能會試著減少應酬,少滑手機,多花點時間與孩子相處;你說:「我愛爸爸,因為爸爸都給我很多的零用錢。」那麼,媽媽應該也不會給你更多零用錢,她覺得金錢並不是你這個年紀最需要的你不過就是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已

觀點的養成不容易,尤其是在群體之中,三步驟讓學生逐步練習培養自己的觀點

一、二選一的問題,鼓勵選邊的勇氣

二、在問題中,能看到己方優勢與強項

三、理論或個人偏好都是好觀點,只是後者必須引起共鳴否則流於自說自話。